抛掷红、蓝两枚六面编号分别为1~6(整数)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,将红色和蓝色骰子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作为二次函数y=x2+mx+n的一次项系数m和常数项n的值.(1)问这样可以得到多
由投稿•
解答题
•难度中档
•出处芜湖
•2022-01-29 15:03:15
一、题文
抛掷红、蓝两枚六面编号分别为1~6(整数)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,将红色和蓝色骰子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作为二次函数y=x2+mx+n的一次项系数m和常数项n的值. (1)问这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?(只需写出结果) (2)请求出抛掷红、蓝骰子各一次,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恰好在x轴上的概率是多少并说明理由. |
考点提示:列举法求概率,二次函数的定义
二、答案
(1)根据题意知,m的值有6个,n的值有6个,所以可以得到6×6=36个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; (2)解法一:y=x2+mx+n=(x+
∵二次函数图象顶点在x轴上, ∴n-
∴m=
根据上式可知,当n取1~6中的完全平方数时上式才有可能成立. ∴n的值只能取完全平方数1和4, 通过计算可知,当n=1,m=2和n=4,m=4满足n-
由此抛掷红、蓝骰子各一次,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在x轴上的概率是
解法二:∵二次函数图象顶点落在x轴上,即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, △=m2-4n=0, ∴m=
根据上式可知,只有当n取1~6中的完全平方数时上式才有可能成立, ∴n的值只能取完全平方数1和4, 通过计算可知,当n=1,m=2和n=4,m=4满足△=m2-4n=0, 由此抛掷红、蓝骰子各一次,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在x轴上的概率是
|
三、考点梳理
知名教师分析,《抛掷红、蓝两枚六面编号分别为1~6(整数)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,将红色和蓝色骰子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作为二次函数y=x2+mx+n的一次项系数m和常数项n的值.(1)问这样可以得到多》这道题主要考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。
关于这些知识点的“解析掌握知识”如下:
知识点名称:列举法求概率,二次函数的定义
考点名称:列举法求概率- 可能条件下概率的意义:一般地,如果在一次试验中,有n种可能的结果,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,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,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(A)=
。
等可能条件下概率的特征:
(1)对于每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是有限的;
(2)每一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。 - 概率的计算方法:
(1)列举法(列表或画树状图),
(2)公式法;
列表法或树状图这两种举例法,都可以帮助我们不重不漏的列出所以可能的结果。
列表法
(1)定义: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。
(2)列表法的应用场合
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,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,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,通常采用列表法。
树状图法
(1)定义: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,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。
(2)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
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,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,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,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。
- 定义:
一般地,如果(a,b,c是常数,a≠0),那么y叫做x 的二次函数。
①所谓二次函数就是说自变量最高次数是2;
②二次函数(a≠0)中x、y是变量,a,b,c是常数,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,b和c可以是任意实数,a是不等于0的实数,因为a=0时,
变为y=bx+c若b≠0,则y=bx+c是一次函数,若b=0,则y=c是一个常数函数。
③二次函数(a≠0)与一元二次方程
(a≠0)有密切联系,如果将变量y换成一个常数,那么这个二次函数就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。
-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:
(1)一般式:(a,b,c是常数,a≠0);
(2)顶点式:(a,h,k是常数,a≠0)
(3)当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时,即对应二次好方程
有实根x1和x2存在时,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
,二次函数
可转化为两根式
。如果没有交点,则不能这样表示。
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:
①函数的关系式是整式;
②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;
③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。 - 二次函数的判定:
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等号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三项式;
当b=0,c=0时,y=ax2是特殊的二次函数;
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,在关系式是整式的前提下,如果把关系式化简整理(去括号、合并同类项)后,能写成(a≠0)的形式,那么这个函数就是二次函数,否则就不是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lanabc.net/shuxue/1343299.html